近幾年信陽毛尖在中國茶葉市場份額不容樂觀,對這一難題茶葉專家金開美提出信陽毛尖種植技術注意事項和要點,信陽茶葉網特給大家發布出來,幫助茶農能有效的進行茶山茶樹管理而提高產量和質量。
信陽毛尖為十大名茶之一的優質綠茶類,從1915年就獲得國際茶葉金獎到如今信陽毛尖難走出河南,值得大家深思的,這就需要信陽茶農從信陽毛尖種植到生產提高技術管理,而以下幾點信陽毛尖種植技術更需注意。
1、輕修剪。冬季、早春凍害茶園必須進行輕修剪,剪去受凍枯死枝條;秋冬季封園前未修剪的茶園,也要及時修剪,剪除細弱枝、病蟲枝,以盡量平整樹冠,控制樹幅,促進發芽平衡、整齊,增產提質,方便采茶。
2、淺鋤中耕。茶園春季中耕一般在3月初進行,耕深10厘米左右,既可以疏松土壤、蓄水保墑、增加地溫,促進茶樹生長萌發,還可以消滅雜草,防止春季草荒。結合耕鋤將越冬雜草、落葉翻入土內,促進微生物活動,提高腐殖質含量,減少肥水浪費,增強茶樹抗逆能力,有效預防病蟲草害發生,促進茶樹健壯生長。易積水的茶園,中耕的同時要疏溝排水,防止漬害形成,推遲茶芽萌發。
3、追肥。春季根部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一般在開春回暖的3月中上旬,結合淺鋤中耕于茶樹行間樹冠外側開淺溝,畝施尿素15~20公斤,隨即覆土,整細整平提高地溫,促茶樹萌發。對于茶樹生長過密難以開溝的茶園,可于陰雨天撒施,用竹竿抖動茶蓬肥料落入茶樹根際周圍。
4、保墑。信陽冬春季持續干旱時有發生,茶園土壤缺墑,會影響茶芽萌發,導致產量、品質下降。久旱成災年份,一方面有條件的要積極設法澆水抗旱,一方面要采取淺鋤中耕,地表覆蓋地膜或農作物秸稈、雜草等農藝措施,減少地表裸露,減少水分蒸發,還能起到增加地溫的作用。
5、防寒。倒春寒對已萌發的茶芽和新梢危害極大,嚴重影響信陽毛尖的等級,造成春茶產量下降、品質變劣。在春季寒潮來臨前,應采取茶叢覆蓋、噴水、灌水、熏煙等防凍措施,確保茶芽和新梢免遭低溫凍害,提高信陽毛尖早春茶產量。
6、適當早采。嘗新嘗鮮是消費者的永恒主題春茶上市越早價格越高。當茶園8~10%的茶芽達到采摘標準時,即可開園采摘,通過勤采刺激腋芽萌發,增加高檔信陽毛尖產量。同時早采也是防止早春低溫凍害的一項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茶葉專家金開美對信陽毛尖種植技術提出的茶葉源頭管理與策略,茶農應及時采取輕修剪、淺鋤中耕、追肥、保墑、防寒、適當早采等管理措施,促春季茶園增產增收增質。
看“信陽毛尖種植技術”的人還看了:信陽毛尖屬于什么茶、喝信陽毛尖的好處、信陽毛尖的泡法。
本文茶葉知識根據經驗編寫,轉摘連接http://www.abc80s.com/Article/210/2565.html |